恰好,今年广东高考物理卷,以及广州中考的物理科,和以往相比,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高考物理卷的变化,我们几个老师已经在群里聊过,我也在上个月分享过。至于广州中考,6月30号当天考完之后,不少同学说难度挺大,但因为还没见到其庐山真面目,所以容后再讨论。
不过,不管如何,物理老师下面分享的这些浓缩精华,还是对即将学习物理的准初二同学,或者已经在学物理的准初三同学,挺有帮助的。
尽管今年中考物理难度偏高,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尽管每年都有个别学科会被认为难度偏大(例如去年化学,今年的物理、历史),但广州中考分数线整体是稳定的,因为改卷标准是可以调节难度的。
因此,同学们一方面不必过于惊慌,另一方面也应该意识到考试愈发灵活是大趋势,在学习上也要有所准备,具体建议如下:
物理学习单靠记忆显然过于刻板,不单无法在中考拿到高分,到了高中物理难度更大的时候更是行不通。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并不枯燥,观察和实验是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
课堂上,我也会通过操作实验展示,让学生能够亲眼目睹物理规律,这远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来得更加直观和深刻。
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对惯性的概念理解就会更为深刻。
物理学习,当然也离不开物理公式和定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但死记硬背这些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推导过程,才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例如,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通过理解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轻松解决各种电路中的功率计算问题,如果仅仅只会代公式,那么题目的条件和物理量一变就容易无从下手。
在面对复杂的物理情境时,学会将其简化为常见的物理模型,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比如,在处理浮力问题时,将物体抽象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有助于分析受力情况。
这个方式用文字来表述是抽象的,但在我日常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极力让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在漫长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越到后期,越有益处。尤其是面对现在那些非常灵活的题目时,明显能够感到长期经过这样思维锻炼的学生表现会更好。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多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各种现象,比如为什么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为什么自行车的刹车系统运用了摩擦力的原理。
遇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是在提升物理水平,也能够增加对物理的兴趣。
就像自主招生综合能力考核,每年都会有一些学校的出题内容包含大家没有在课本上学过的物理知识。
例如执信本部去年的自招其中一题,就是根据一张自行车结构图,说出自行车的转动原理,并设计一套晚上给自行车供电的装置。
试问,这样的题目,同学们通过刷题能刷出来吗?通过“押题”能押得到吗?哪怕是超前学高中内容,也没有针对就是在物理上造诣颇深的。
综上,物理学习,牢记公式定理,认真听课,做题,总结知识,错题归纳等等,这些都是基础。但要真正学好物理,这些都不足够。真正能在物理上有所作为的,我认为上述四点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物理不难,但拿高分并不易。加上初高中物理存在较大的落差,在初中阶段打好物理基础,培养物理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