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8名上海工匠揭晓:平均49岁专业技术人员占57%
发布时间:2024-10-01 19:32:46

  新一代知识型工人专家李斌、“汽车心脏”的守护神徐小平、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焊神”张翼飞、中国制造“太空之吻”缔造者中国航天特级技师王曙群、设计制造G20峰会国宴餐瓷的高金明……中国有“大国工匠”,上海也有了“上海工匠”,“上海工匠”首轮选树活动10月27日下午揭晓,88名“上海工匠”正式诞生。

  2016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首批上海工匠选树于2016年5月18日启动。上海市总工会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把活动的工作重心和资源更多地放在普通职工群众身上。

  在选树过程中,活动重点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参选人群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首次尝试职工自荐的方式,在申工社App上开设了职工个人申报渠道。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583名职工参与到 “上海工匠”选树活动中,其中自荐人数142名。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非公企业职工参与,占总人数的30%。

  澎湃新闻(记者从表彰会上了解到,首批诞生的88名“上海工匠”涵盖了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占总人数的56.8%;普通职工38人,占总人数的43.2%;高级技师51人,占总数的57.9%,高级职称14人,占15.9%,技师10人,占11.4%。

  从工作年限上看,88名“上海工匠”的平均年龄约49岁,基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平均工作年限29年。从业务技术水平上看,29人曾有发明专利,占总人数的32.9%;32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占36.4%;9人拥有外观设计专利,占10.2%。

  首批上海工匠中,既有不少具有号召力的技术大牛,也不乏新生代高手,比如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双吸泵产品经理王梅、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班组长张雄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影视动画导演张振晖等。

  当选者中,有女性职工8人、农民工10人。本次活动还选树了43名上海工匠提名奖。

  前不久,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空中成功对接,举世瞩目,成果背后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在首次当选的88名上海工匠中,就有这样一名上海的航天特级技师,他被誉为中国制造“太空之吻”的缔造者。

  王曙群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从事航天工作28年,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他掌握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装凯发在线调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掌握的月面巡视器总装技术,在月面留下了中国制造的印迹。

  澎湃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王曙群一共完成了《关于月面巡视器舱体的精度控制》、《差动组合装配及测试技术》等15篇专业技术论文;提炼出《蝶形弹簧预紧力的调整方法》、《一种航天飞行器管路多余物清洗方法》等6项专利技术;通过对《提高对接锁的运动精度》的QC总结,将对接锁的测试合格率从原先的55%提高到90%,被评为上海市“市优”;在月面巡视器的研制过程中,开展《提高月面巡视器桅杆驱动机构摩擦阻力矩测试的一次合格率》的QC攻关,将装配测试合格率由原先的87%提升至100%,被评为“国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