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我就要干,我要致富!”,1969年,年仅24岁的他说出了这句线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赚钱、致富之类的思想无疑是大逆不道,但他居然真的干了起来——
经过40余年的艰苦创业,他的企业从什么都做的农机厂,变成了专业的万向节厂,再成为一家专注汽车零部件业务、参控股10余家上市公司的商业帝国。而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根据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他的身家高达515亿元,比汽车整车类首富魏建军的财富整整多了110亿。
1945年,鲁冠球出生于浙江萧山市,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生活在贫困的农村,日子过得很艰苦。15岁那年,
还在读初中的鲁冠球就辍学离校,被介绍到县里的铁业社当了个打铁学徒,仅仅脱贫3年,他就因为人员精简被辞退了。万般无奈之下,鲁冠球回到了乡下,但此时他已经不想再过以前那种贫困的生活。为了不再做农民,他发誓一定要想一切办法跃龙门。
“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刚开始时,鲁冠球只是在农村修自行车、钢丝车,后来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于是就凑了一些钱办了个米面加工厂。在当时,做生意不但可耻,而且犯法。
,每一次失败都没有让鲁冠球低头。直到最后一次被查处,加工厂终于办不下去了,他把所有家底、印章和账本都交给了大队。
虽然遭到了如此打击,但鲁冠球还是没有放弃,沉寂了一阵子,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经过15次申请,鲁冠球终于获批开办了一个铁匠铺,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在修配厂创立后的10年里,鲁冠球靠着收购回来的废旧钢材,做起了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在艰难中完成着自己的原始积累。到了1978年,
企业到底要做什么?鲁冠球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直到1979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判断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于是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攻万向节,并把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万向节,就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鲁冠球的事业就是从汽车底部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开始走向辉煌的。后来鲁冠球笑称:
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是鲁冠球及萧山万向节厂的第一个爆发点。本以为能够一举打响名堂,谁知到了场地才被告知,萧山万向节厂属于乡镇企业,不能入场。
后来发现根本不是他的万向节不行,而是会场里面的人一直在纠缠价格,根本没人关注到他。鲁冠球欣喜若狂,既然你只看价格,那我就降价吧!鲁冠球立刻把自己万向节的价格调到比场内价格
-萧山万向节厂一举成名之后,鲁冠球后面的创业之路就越走越顺了。但这不是只靠运气,而是靠鲁冠球对于时局的精准把握和扎实有效的商业手段。1、质量第一,品质为先
鲁冠球不仅按客户的要求全部退货,还立刻组织了30多个人,走访全国各地的客户,凡是不合格的产品,通通都背回来,免费调换新的合格产品。
鲁冠球以1500万元的天价,向杭州萧山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一半的股权。后来当地一家政府的客车厂濒临倒闭,他又伸出援手,条件是政府的股份变为1/3。就这样,万向成为当时还颇受争议的“民营企业”,鲁冠球获得了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避免了健力宝、太子奶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作为汽车行业的首富,他不打高尔夫,也不买豪宅、游艇,至今住在1983年修建的农家小楼里,只要不出差,他每晚都按时回家和妻子吃饭。凯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