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T?
发布时间:2024-10-27 04:04:03

  CT是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全称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处理生成断层图像,相对于X光平片,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CT是继伦琴发现X光之后,影像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明。

  CT通过X射线束和计算机生成身体的横断面图像。这些图像展示了特定的解剖结构层次,切片的厚度可以通过准直器调整,以减少散射和图像重叠。CT图像由像素组成,每个像素代表不同的图像细节,显示为不同的灰度。这些灰度基于X射线束通过组织时的衰减原理来呈现。

  X射线的线性衰减系数量化了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一系数受物质密度、原子序数和能量的影响。密度和原子序数越高,衰减越显著,图像对比度越大。密度较高的材料在图像中显示为白色,而密度较低的材料则显示为黑色。使用碘等造影剂可以暂时改变组织的密度差异,从而改善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CT图像中的衰减值通常以亨氏单位(HU)表示,用于量化和区分不同组织。然而,由于多种因素,HU值可能略有误差。此外,CT中的多色X射线可能会导致伪影,例如当低能光子优先被吸收时,会出现线束硬化效应。通过使用铝等材料对X射线束进行过滤,可以减少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CT扫描时,切片厚度的选择取决于解剖结构和病理的需要。较薄的切片适用于检测细微的结构细节,能够最小化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部分容积效应。X射线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球管产生,管电压和电流控制其强度。探测器将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由数据采集系统(DAS)处理,并通过中央处理单元(CPU)生成图像。这些图像通常以HU显示,依赖于像素值来描绘解剖结构。

  虽然CT扫描仪的设计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数据采集、图像重建和图像显示。首先是数据收集阶段,接下来是通过处理来分配像素值,最后将图像显示为灰度图供查看。

  在CT成像中,数据采集依赖于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可以是单个元素,也可以是更大探测器阵列的一部分,并包括参考探测器,用于帮助校准和减少伪影。扇形束的大小以及探测器元素的数量取决于所选择的扫描视野。

  理想的探测器应具备高效捕捉透射光子的能力、最小的余辉(即持续闪烁时间)、有效的散射抑制以及良好的稳定性,以避免因频繁校准导致的中断。探测器的整体效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探测器材料的阻挡能力、闪烁体的效率(针对固态探测器)、电荷收集效率(针对氙气探测器)、几何效率(探测器准直板与表面积的比较)以及防散射能力。其他与探测器效率相关的术语还包括捕获效率(捕获光子的能力)、吸收效率(吸收的光子数量)、响应时间(信号在X射线刺激后返回零的时间)和动态范围(最大与最小可测信号的比率)。

  现代CT扫描仪主要采用固态晶体探测器,而较早期的型号则可能使用氙气探测器。由于多排探测器CT(MDCT)系统的普及,氙气探测器在如今已经不太常见。第三代CT扫描仪使用一个探测器阵列和一个产生扇形束的X射线管,避免了光束和探测器平移的需求。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扫描时间和运动伪影,还提高了图像质量,尽管有时可能会产生环状伪影。第四代CT扫描仪则在机架内配备了一个固定的探测器阵列,同时使X射线管旋转。虽然这种设计增加了探测器数量,但也带来了与运动伪影相关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了过扫描技术,尽管这会增加患者的辐射暴露。

  另一种CT技术,电子束成像(EBCT),通过固定的电子枪和阳极靶实现高速成像。尽管其成像速度快,但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成本较高,其临床应用有限。随着新型多排探测器技术的出现,EBCT已经被淘汰。

  CT扫描仪的机架上配备的数据采集系统(DAS)负责将探测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DAS会连续读取由X射线产生的信号,并将射线衰减与位置相关联,形成每个视图的轮廓。这些轮廓数据投射到图像矩阵上,有时会导致条纹伪影的出现。为了减少这些伪影,数据会经过滤波等数学操作处理。迭代重建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将计算投影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来逐步更新图像,进而减少噪声和降低辐射剂量,最高可减少50%以上。

  CT图像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一些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而另一些则不可控,如患者的体型。操作人员可以调节的变量包括毫安(mA)值、扫描时间、切片厚度、扫描视野、图像重建方法和峰值管电压(kVp)。此外,操作人员还可以在使用螺旋扫描技术时选择适当的螺距值。这些因素统称为扫描参数。

  图像质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分辨细微且高对比度细节的能力,而密度分辨率则是指区分相似密度物体的能力。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医学影像的诊断准确性。

  空间分辨率通常通过调制传递函数(MTF)进行评估,MTF的值范围从0到1,表示物体细节的再现精度。平面内分辨率由矩阵大小和显示视野(DFOV)决定,矩阵大小影响像素的尺寸,而DFOV的调整则会改变图像和像素的尺寸。较大的DFOV会导致像素增大,从而降低空间细节的分辨率。像素尺寸直接影响图像的精度,较小的像素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并提高空间分辨率。体素大小则受切片厚度和矩阵尺寸影响,对空间分辨率至关重要。较薄的切片和一致大小的体素通常会带来更好的成像效果。操作人员选择的切片厚度决定了体素的形状,体素内所有组织数据都会被平均生成用户指定的CT值。更多空间分辨率相关内容参见XI区:。

  CT系统提供了多种图像重建算法,操作人员可以选择这些算法,或依据扫描协议自动应用这些算法,以增强或抑制特定数据,从而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一些算法通过减少像素间的差异和减少伪影来平滑图像,但这通常以牺牲空间分辨率为代价。相反,有些滤波函数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来增强像素差异,但这可能会降低低密度分辨率。这类滤波函数通常用于处理组织密度差异较大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低密度分辨率并非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密度分辨率是指区分微小密度变化的能力(即低对比度可检测性)。物体的大小会影响对比度,使得较小的物体更难辨认。器官对比主要源于物理特性,例如肺部的空气含量。时间分辨率在捕捉运动结构和动态对比研究中也至关重要,它受到机架旋转速度、探测器通道数量和信号记录速度的影响。更多密度分辨率相关内容参见XI区:。

  质量控制程序旨在优化CT图像质量,同时将患者的辐射暴露降至最低。通过系统地监控CT系统的性能,这些程序可以及时发现特定问题或故障。CT技师和医学物理师共同负责执行和记录质量控制测试。技师通常负责日常的测试工作,而物理师则进行年度或半年度的测试,并获取所需的剂量数据。质量保证程序应遵循三个关键原则:1)定期进行测试,2)以标准化格式记录测试结果,3)明确测试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CT扫描通常使用约120 kVp的电压,范围在70-150 kVp之间。提高kVp会增加CT成像的剂量和噪声,但在解决金属伪影和骨结构成像时可能是必要的。k8凯发官网碘造影剂的K边界约为33 keV,因此在较低的kVp(通常约为70-80)时成像效果更佳。应用滤波函数(称为卷积核)可以平滑或锐化数据,从而生成不同噪声水平和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平滑卷积核适合软组织解剖的可视化,而锐利卷积核则因其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适用于骨结构的评估。

  螺旋CT通过让检查床以恒定速度连续移动,减少了运动伪影。螺距是指检查床在一次X射线管旋转中移动的距离与射线束宽度的比值。螺距大于1时,切片之间会有间隙;螺距小于1时,切片之间会重叠。迭代重建作为一种新算法,通常使用较低剂量,且比旧的图像重建方法(如反投影和滤波反投影)更能有效减少噪声。

  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HU)用于表示组织的密度和衰减数据,水的HU值为0。窗宽和窗位是操纵图像以检查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重要参数。窗位是灰度的中点,通常由正在检查的组织的衰减来确定;窗宽则决定了所需的密度范围。对于骨与软组织的比较,通常使用较宽的窗宽;而对于密度相似的组织,则使用较窄的窗宽。自动曝光控制(AEC)系统会调节mA而不是kVp。mA增加4倍,信噪比将提高2倍,同时辐射剂量也会增加2倍。

  CT图像中的伪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分为物理原因(如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问题)、患者因素或设备故障。这些伪影可能会显著降低图像质量,因此必须识别、理解,并尽量预防或减少它们。快速识别伪影原因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及时进行纠正或维护。

  噪声通常表现为图像中的颗粒状伪影,可能由于量子噪声(因检测到的光子数量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减少噪声有助于提高密度分辨率。调整mAs值可以直接影响光子数量,从而影响信噪比(SNR)和密度分辨率,但这也会增加辐射剂量。较小的像素尺寸会减少每个像素的光子数量,增加噪声并降低密度分辨率。层厚影响光子的可用性和SNR,较厚的层提供更好的SNR,但会影响空间分辨率。患者体型较大会衰减更多光子,导致SNR和密度分辨率降低。

  射束硬化是由于X射线束的多色性引起的,低能量光子在穿过物体时被吸收,导致射束“硬化”,从而产生如杯状或条纹状伪影。CT系统通过滤波、校准和线束硬化校正软件来减少这些伪影的影响。

  当一个体素内包含多种组织类型时,通常会在视野边缘的密集物体周围出现阴影。减少这种伪影的一个方法是使用更薄的层厚。

  混叠伪影发生在投影数据不足时,导致在重现锐利边缘和小物体时出现不准确,从而产生由密集结构辐射出的细条纹。通过调整机架旋转速度或螺旋间距可以减少混叠伪影。

  当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与周围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密度差异时,会出现条纹伪影或阴影。使用较薄的层有助于减少此类伪影。在胃肠道中使用低HU值的口服对比剂或水也可以消除条纹伪影。

  由患者运动引起的伪影通常表现为阴影、重影、条纹或模糊。CT系统通过使用过扫描和部分扫描模式、软件校正及心脏门控等功能来最小化运动伪影。患者准备、教育、定位辅助以及必要时的镇静措施都有助于减少自愿运动。缩短胸部和腹部扫描时间也能帮助减少此类伪影。

  金属伪影来源于扫描视野内的金属物体。由于金属的密度通常超过CT系统的HU值动态范围,会导致条纹伪影。尽管新系统具有扩展的HU尺度,但最佳做法仍是尽量减少扫描视野内的金属物体,这可以通过移除可移动的金属物体或调整扫描参数来实现。

  环形伪影通常出现在第三代扫描仪中,表现为围绕旋转轴的同心圆。此类伪影通常由检测元件故障或对齐不良引起,可能需要重新校准或请工程师进行维修。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影像中的环形伪影。

  这种设备引起的伪影是由于X射线管内的短路引起的,通常由电位差异导致。球管老化、真空水平变化或球管内气体分子都会导致电弧,从而产生从轻微条纹到严重图像失真的各种伪影。当发生管电弧伪影时,应及时通知工程师进行评估和处理。

  螺旋CT扫描由于重建过程中的插值,可能会引入独特的伪影。通过尽量使用较小的螺距可以减少这些伪影。在多排螺旋CT(MDCT)系统中,锥束效应可能导致伪影,特别是在外部探测器行中,当锥束较大时,这些伪影更为明显。某些协议将数据采集限制在中心行以改善图像质量。此外,从原始扫描数据生成三维(3D)或不同方向的图像时也可能出现各种伪影,因此在进行多平面或3D重建时需要特别注意。

  掌握CT物理学对于识别和管理伪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物理学的原理支撑了图像采集和重建过程,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并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例如,尽管使用浅层技术拍摄的婴儿图像可能看起来噪声较大,但如果目的是跟踪重大异常,则这些图像可能已足够清晰。放射科医生和技术人员必须理解与CT物理学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引入伪影,如线束硬化、部分容积效应和金属伪影。掌握这些知识使他们能够及时识别伪影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通过深入了解CT物理学,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确保患者获得优化的护理。通过减少图像伪影,临床医生可以更精确地做出诊断,减少重复扫描的需要,降低患者的辐射暴露,并加快必要的医疗干预。最终,理解CT物理学有助于提升伪影识别和管理的临床水平,造福患者和医疗团队。

  医疗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操作CT设备和解读图像的技术能力。制定合理的策略来进行扫描订购和图像解读,选择适当的成像协议和序列,以减少辐射暴露。确保患者或监护人充分了解CT扫描的风险和益处,并获得知情同意。职责分工明确,医生负责订购和解读CT扫描结果,护士准备患者并提供支持,药剂师确保对比材料的适当使用。

  有效的跨专业沟通对于提供高质量护理至关重要,放射科医生应以非专业人员也能理解的方式传达诊断结果。护理协调确保CT成像过程顺利进行,包括患者安排、技术人员的调度以及扫描后的护理安排。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需要积极让患者参与决策,并确保其安全,包括仔细核实患者身份及监测对比材料的过敏反应。通过定期培训和跨学科团队会议,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掌握最佳实践、安全协议和CT技术进步,最终为提供更高效和协作的护理奠定基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