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全泽源:如何做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道
发布时间:2024-09-16 04:43:13

  欲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思想者,必先明晰时代之主题。党的十九大根据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经过充分论证,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需要。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系统到上市公司,日益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给出高质量发展方略及思路。可以说,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道,是主流媒体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重点挖掘的新闻富矿。

  财经媒体如何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道?经济发展涉及宏观政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企业实践、基层需求、海外时局等诸多方面,是个宏大而系统的主题。不过,细究可以发现,有一根活线若隐若现贯穿于上述诸多环节——企业实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体,上接中央政策,下连民众需求,横跨国内外双循环,其兴衰浮沉,事关整个经济走向。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021年曾撰文指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1]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哪里?绝大部分在资本市场里。

  据证监会近期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境内上市公司共4782家,总市值80.7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约50%。不管是大国重器的央企,还是践行双碳战略的新能源龙头,亦或是芯片产业链的科创公司,都相继登陆资本市场。

  可以说,没有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没有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恐难以实现。因此,做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报道,引导上市公司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培育越来越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结合这些年的实践及媒体观察,笔者认为要做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道,可从把握好理论深度、策划高度、采访精度等方面努力。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道,很容易沦为简单的公司形象宣传。平日见诸报端的单个公司巡礼,往往是公司说什么就写什么,不求甚解,不知其可。缺乏理论逻辑,少了点精气神。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的主旋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浓缩,其内涵非常丰富。为了准确挖掘采访对象的高质量特质,避免沦为简单的公司宣传,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从历史看,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建设不断向高级形态迈进中形成的。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企业在走向高质量发展中,也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笔者这些年在调研企业时发现,不少优秀企业起步阶段,不仅队伍单薄,而且技术多靠“拿来主义”,这与当时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相关。当然优秀的企业会提前开启自主创新模式。采写时,需要注意这一动态变化过程。

  从实践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此前,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必须解决好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因此,在采写上市公司时,要紧扣公司主业是如何从量变到质变的,公司技术的更新迭代,产品的推陈出新,是如何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

  事实表明,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行业,最终对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带动。

  2021年笔者调研上市公司格林美时,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回忆,10多年前,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大部分是小作坊模式,处理有毒部件不彻底,容易造成次生灾害。为此,格林美开发出三层立体式拆解线、智能识别系统等多种自动化拆解工艺装备,实现了废旧电器的高效拆解和材料精准分类。家电拆解行业因此质变,曾经全国遍地开花的小作坊模式逐步销声匿迹,而格林美因此成长为行业龙头,并带动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崛起。

  从理论看,高质量发展是党把握发展规律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在调研上市公司中发现,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家,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很熟稔,对新发展理念与具体实践的辩证关系体悟深刻。如果我们采访者对此一知半解或者理解不深,就难以跟他深入对话。

  对上市公司而言,每个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创业基因不同,掌门人性格不同,公司的精气神也各有特色。其高质量有多高,分别是哪些内涵?都需要记者研究判别,在采访前心里有数,采访时加以修正,采访后准确提炼。

  2021年笔者去调研海大集团时,看资料发现公司是水产饲料全球龙头老大,以为公司是靠规模取胜的。但调研后我发现,公司并非靠规模取胜,规模是结果,而非其因。该集团实施的策略是“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用公司董事长薛华的话说,“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技术领先了,服务做到位了,规模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语对我们媒体单位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生产的新闻产品粗制滥造,观点事实似是而非,就算你一天能发100万条,也不可能成为让人尊敬的卓越媒体。

  总之,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丰富,需要烂熟于心,如此方能将企业实践中蕴含的高质量基因或脉络识别并提取出来。

  2021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围绕这个主题,媒体各展神通。有媒体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选取了8家近10年来习实地考察调研过的公司,深入采访,通过对比调研前后公司发生的种种变化,阐述公司是如何牢记嘱托、攻坚克难,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

  这个系列调研,切入口很小,但站位很高,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统一,将历史与现实熔于一炉,八家公司就像八仙过海,各自故事背后的发展理念和而不同。但是,纵观这些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何尝不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一个个缩影?何尝不是高质量发展理论在企业实践中的鲜活体现?从这个角度说,此选题具有时代高度,超越了单纯公司形象宣传的单薄模式。既为中央传递了微观基础的最新动态,又以高大上的宣传气势鼓舞了企业家的斗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策划时站高位,是为了看清大势。当前中国经济内外部环境非常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如果报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难以把握事物本质。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深化改革攻坚,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新考卷。当前,全面注册制正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而且步入常态化扩容之境,A股上市公司已近4800家。蔚然大观之中,为何有些地方上市公司的数量特别多,有些地方却寥寥无几?

  为了解码上市公司高地现象,我参与策划了走进上海张江、江苏苏州、深圳南山等调研活动。其中《资本市场“苏州现象”》一文,记者抓住苏州近年来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长这个现象,深入解剖背后动因,总结出历史底蕴(上千年的亲商文化)、天时(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地利(苏沪同城)、人和(踏实干事的企业家)等四大苏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因,把宏观政策与企业进取,把历史积淀与现实创新结合起来看,得出的结论就显得比较可信,也更有价值。

  策划要高处着眼,采访及下笔则需从小处入手。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道,还有一个流弊:喊口号的很多,各种冰冷的数据充斥其间,真正接地气的故事,有丰富细节的场景却很缺乏。这样的文章看似高大上,实则单调无力,与“高质量”内涵相背离。

  为了克服假大空毛病,我们需要在采访上使出绣花针功夫。企业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体,从董事长的言行举止,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公司会议室的布设物品,到工厂车间的绿化环境,都藏着折射企业高质量的细节。调研采访时需保持事事留心的敏锐性,切忌“走马观花+等靠素材”懒汉模式,沾上这种松懈的毛病,任何文章都不可能写好。当然,如果时间确实紧促,可以先多拍照片及视频素材,回去再观看琢磨,必有收获。

  去年笔者调研亿纬锂能高质量发展时,就发现几个颇有意思的细节。比如,采访前,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在楼道碰到两位基层员工,对方都点头叫一声“刘工好”。为何不叫“刘董”或“刘总”?原来刘金成是技术派,喜欢别人叫他“刘工”。还有个细节,刘金成办公室座椅后面的书架上,摆放着两组有点陈旧的电池组。采访后记者忍不住问他这有什么来历?他说,这是两组合格与不合格的电池组,放在这里,就会提醒我时刻注意产品良率,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良率做不到97%,就是在做垃圾!”刘金成平时温文尔雅,但说到产品良率不达标,他就会忍不住说狠话。

  优秀的企业家都很有故事。在湖南调研山河智能时,公司董事长何清华也给记者留下很深刻印象。其中一个细节是,何清华办公室的案头摆着一个装草稿纸的塑料篮子。据介绍,何清华一直喜欢搞机械设计,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出差途中,只要有点空闲,他就抄起纸和笔就地画起设计图来。那个篮子就是用来装这些“灵光一闪”的。针对这个喜好,我们后来又补充采访了他身边的同事,获得了更多有趣的细节。

  采访除了要注意关键细节,以小见大,还需要以专业眼光看专业技术。在高质量发展中,新兴产业被寄予厚望。2019年科创板的开市,大大推动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新兴产业的各种技术都很生僻,很多专业名词一般人闻所未闻。如果我们报道时照搬照抄,囫囵吞枣,不仅缺乏可读性与传播力,而且还容易张冠李戴,贻笑大方。如何克服专业壁垒,深入浅出报道新技术?

  多培养专家型记者是个正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精准把脉企业价值及行业景气度,必须靠懂行的、与时偕行的专业记者。

  比如,这些年来,芯片产业链的公司上市越来越多。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兴彩8年前就专心跑芯片行业,其专业水平在圈内颇有名气,很多芯片公司都喜欢邀请她去做报道。有一次,上海某芯片设备公司出了款颇重磅的新产品,邀请了数十家公私募基金经理及媒体去见证及报道交流。董事长信心满满地介绍完新产品之后,基金经理问了一个“什么时候能盈亏平衡”就问不出什么了。李兴彩却随即抛出一个个专业问题,包括以反问句指出:现在这个交货难道是真正交货?大客户拉回去设备后,难道不需要试用3个月以上开运行数据才能确定是否合格验收?公司董事长听了顿时脸红起来,事后赞叹说,专业记者比基金经理还牛。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高质量报道,其实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研究视野还不够宽广,如今的报道多是纵深的历史性考察,其实还可以跟欧美相关上市公司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利于政策制定及企业借鉴。甚至还可以成立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小组,长期跟踪数十家优质企业,经过几年深入调查研究,将成果化为专著出版。在国外,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很多著作,都是通过对诸多美国优秀企业的深入研究写出来的,这些作品影响了全球企业家。此外,科林斯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等名著,也是通过对美国优质上市公司大量实地走访及财务跟踪,归纳提炼得来。中国在这方面的力作整体缺乏,吴晓波著的《激荡三十年》有些意味,但更多是总结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商业经验得失,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涉及不多。这方面的课题,对媒体及研究者来说,还是个处女地,值得有志者好好耕耘开发。k8凯发